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作者:贾恒欣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阅读量:0

公平的教育是社会公正、文明的测量器和催化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1]马克思在他的理论著述中曾多次谈到教育公平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教育公平思想。在现时代,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对于促进当代社会教育公平的建设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对非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及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批判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进行了批判与揭示。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教育的不公平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剖析。

(一)对旧唯物主义关于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批判与揭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18世纪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关于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认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2]500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看到了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环境也是人塑造的,教育也是由作为教育者的人来实施的。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没有看到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从而使社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先知先觉的天才人物;一部分是接受天才人物教育和统治的无知的群氓。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最终也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出发,初步阐述了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关系。“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500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教育是相互作用的,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影响、改变人自身。人与环境、教育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关系的科学阐释,是马克思进行教育批判的哲学基础。

(二)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与揭示

关于教育问题,资产阶级责难共产党人“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灭人们最亲密的关系。”[3]4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力反击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教育观的责问与质疑。马克思反驳道:“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3]49在此,马克思明确表述了教育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精神因素,必然也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教育的社会历史性必然也决定了教育的阶级性。在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必然也要通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教育思想等意识形态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阶级统治。因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

(三)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批判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最终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马克思把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总结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日。工人队伍中不仅包括成年工人,还包括大量的童工,他们同样忍受无限延长的劳动时间,甚至是重体力劳动以及像吸血鬼一样的夜间劳动,这些劳动都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备受摧残。马克思明确指出:“至于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在信守安息日的国家里),——这全都是废话!”[4]306资本家像狼一样地贪求剩余劳动时间,就连工人吃饭、睡觉等生存、恢复体力的时间都被榨干,更何谈童工接受教育、发展智力的时间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的童工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教育,他们必然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同时,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阐述了机器对青少年接受教育权利的影响。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先进机器的引进和使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从长期来看,如果个别资本家都争相使用先进的机器,改进技术,就会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最终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机器的大规模使用给妇女和儿童劳动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机器让大量体力较弱、四肢灵活的妇女儿童涌入工厂。童工的增加意味着有更多的未成年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权利。“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4]460机器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变成了童工,而童工又成为了为资本家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机器,剥夺了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权利,造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智力的荒废,而这种智力的荒废与天生的无知是不同的,无知是智力的闲置,而荒废却是对智力的摧残。可见,工厂劳动不仅剥夺了未成年人享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抑制了未成年人学习的能力和求知欲。

马克思在批判非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中,揭示了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等,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观,马克思运用这一教育哲学批判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及本质。马克思认为,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教育,才能逐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教育公平的构想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进行强制性的干预,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最先进的国家中采取的措施中便包括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阶级差别消失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会自行消亡,人们将会获得自由发展的一切条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在各方面享有的权利才会实现真正的平等,当然也包括公平的教育权。因此,这里所谈的未来社会的教育是指在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关于实行教育公平的原则、内容和经费来源等方面的构想。

(一)教育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在刚刚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实施免费的公共教育时要坚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3]5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指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5] 449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明确表达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及作用等等。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机器的普遍使用使未成年人也能够从事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简单工序。从事简单劳动的未成年人如果不进行培训与学习,等他们成年之后将难以从事较为复杂的机械化劳动,“企图在别的地方为他们找到职业的某些尝试,也都由于他们的无知、粗野、体力衰退和精神堕落而遭到了失败。”[4] 558从而被甩到失业大军中,或成为罪犯的补充队。因此,让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是机械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内在要求。第二,马克思强调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前提条件。既要设定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又要规定适当的劳动时间,还要建立一些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措施。而最根本的前提是取消畸形的、剥削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使未成年人参与劳动并接受教育。第三,马克思指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劳动者通过教育掌握科学、知识、文化及技能,而受教育者在劳动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运用到生产,提高实践能力中去。二者的良性互动既能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又会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就初等教育的内容作了专门的阐述,不仅明确了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工人运动的纲领和目标,同时也包含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初等教育内容的设想。马克思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 智育。第二: 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 技术教育”[6]218。由此可见,马克思把初等教育分为3部分内容:智育、体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强调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应当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循序渐进地接受这3种教育。对于综合技术教育,马克思曾进行过多次阐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拉萨尔派提出的平等的国民教育缺少了技术教育内容,“在关于学校的一段中,至少应当把技术学校(理论的和实践的)同国民学校联系起来提出。”[5]447开设技术学校、开展技术教育不仅让未成年人学习了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而且也学会了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如何开展生产,从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教育恰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育经费:对社会总产品的扣除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马克思认为,用于分配的劳动所得并不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而是在分配之前首先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掉补偿耗费的生产资料的部分、追加生产资料部分以及用来补偿突发事件所引起的损失的保险基金。马克思认为,扣除了生产资料耗费的部分及保险基金后,剩下的社会总产品的另一部分作为消费资料进行分配。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要从中扣除以下3部分:“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5]433可见,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学校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来源于个人消费资料分配之前对社会总产品的扣除部分。

三、批判与建构中的马克思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对非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及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批判是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的逻辑起点,对未来社会主义公平教育的构想是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的现实指向。马克思的教育公平观便体现在批判与建构的逻辑进路与理论维度中。

(一)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公正的重要标准。教育公平不仅包括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还包括教育成功机会和效果的均等。其中,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时,揭露了机器大工业使大量童工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更无法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造成大量未成年人智力的荒废。所以,在构想未来社会的教育事业时,马克思首先关注到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刚刚建立的新社会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3]53其实质便是在新社会要使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免费的教育又会促使儿童更容易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正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

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共教育的经费来源于个人消费品分配前对社会总产品的扣除部分。对用于学校等公共需要的部分,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5]433可见,马克思认为,在刚刚建立的新社会,对学校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会有明显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总产品的丰富,必然也会使教育投入相应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又会促进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丰富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增加教育成功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教育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公平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阶级子弟进行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让工人阶级变得更加强大,“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6]218用科学技术、知识文化武装工人阶级,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水平,增强他们与资产阶级对抗的能力,把国际工人运动推向更高水平,尽快打破束缚在无产者身上的枷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对于未来社会教育的目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 556-557可见,在刚刚建立的新社会中,智育、体育、技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免费的公共教育,是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因此,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公平的直接目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高度发展,人们为了生存需要而缩短劳动时间,人的自由活动时间就大幅度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主动学习,去享受公平的教育,去从事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这时公平教育成为了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育公平的价值目标。

四、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但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享有日益公平的教育的同时,仍要面对教育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讲,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一些弊病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 435马克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不公平的批判,展望了未来社会的公平教育,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第一,继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提供途径与手段。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阶段教育公平的价值目标,而教育与劳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现时代,我国已经实行免费的9年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免费的公共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公平迈出的重要一步。就教育公平的目标而言,我们一直以来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高考模式的单一性,应试教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必然会波及到初等教育甚至学前教育。虽然基础教育中都开设音、体、美及劳动技术课等,但这些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及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却大打折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体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就要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强化全面发展理念,制定具体措施,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第二,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了,社会总产品增加了,物质财富丰富了,就会为公平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经济发展中,尤其要注重协调、统筹东西部发展及城乡发展,缩小东西部及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东西部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促进教育机会、资源、成效的均等,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当然,我们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要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教育公平提供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继续加强教育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虽然马克思多次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教育法规和条例往往流于形式,并曾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批判了《教师法》和《教育法》的阶级性,然而马克思也明确肯定了教育条例和法规对保障受教育者权益、维护教育公平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制度,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各种法规、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凸显。诸如,城乡及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难、乡村教师工资低、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升学率低等问题和矛盾。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已逐渐进入“深水区”,制约教育公平的各种体制、机制亟待“破冰”,一些新的制度和法规及创新举措也有待“破土”。这些制度与法规的改革与完善必将使我国的公平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公平的教育不仅体现着社会的公正、文明,也体现着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我们要以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为指导,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解决好教育中诸多问题和矛盾,使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为文明传承,为民族铸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