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卓教育”高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索——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简述

原创:蒋良松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8-07 阅读量:0

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乡差别不断扩大,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不断增加,造成了“乡村弱、城市挤”的教育现状:①留守儿童多;②教师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严重缺乏;③教师理念陈旧、教法单一,进取心不强;④学生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党和国家提出了办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时代教育新要求,农村孩子渴盼在农村学校也能享受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或家门口的“好教育”。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村学校过渡到城市边缘学校,逐步成为城市学校并向城市高品质学校的目标迈进,面对这些挑战,我校迎难而上,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

一、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历程

我校于2008年由农村学校东河小学与东河中学合并组建,通过走出去,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中学,借鉴“生本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先后经历了:

2008年至2014年为我校课程改革的初期。在“活力金沙”的校园文化引领下,开展了“目标导学”模式的探索,初探学科导学案的形成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2014年至2018年,我校积极构建 “1351”高效课堂模式。 

2019年4月以来,德阳市人民政府聘请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李继星为德阳教育改革顾问,积极构建德阳教育发展的五大体系。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于2022年正式纳入城市学校管理范畴),在李教授的指导、培训下,我们构建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以学为本 融卓教育”高效学习模式。

二、牢牢把握“融卓教育”高效学习模式的基本含义、原则、操作流程与策略

(一)基本含义

“以学为本,融博育卓”办学核心理念承接过去、面向当下、指向未来。传承学校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具有卓越之品、广博之知、关键之能、强健之魄的未来地球村公民为目标。

(二)教学原则

1.统一性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基本要求,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综合基础,确定适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

2.循序渐进与急起直追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合理设置自己的近中远期目标,树立向前、向上、向未来的良好心态。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平衡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展现课堂学习活力。

4.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融合为一的原则。知识的最终效能在于运用,能力成于运用。强化实践,就是将知识学习引向实践运用,一方面是为了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感知知识与能力互生的原理。

(三)学习原则

 1.以学为本的原则。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综合基础,确定适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

 2.文以载道的原则。课堂上通过所教学的内容要让学习者明白其道理、掌握其规律。

 3.因材施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导学方式、策略及内容。

 4.流程活用的原则。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情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流程五环节,可以只用到某些环节,也可对环节顺序做必要调整。

 5.高效低负的原则。坚持课堂学习在效果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师生的负担尤其是学生的课业负担。

 6.教学相长的原则。在课堂学习中坚持师生都是学习者和教学者的角色意识,师生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四)教学流程

1.课前备学

本环节主要是指师生为课堂教学做好课前的各种相关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与信息的收集和熟悉等的准备。

2.课中展学

预习自学→交流合学→拓展研学→反馈导学→总结评学,是教学中的主干部分,原则上课堂教学应按流程五环节层层推进,但也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掌握情况,只要其中某些环节或多用某些(个)环节,甚至打破其顺序使用。但无论怎样使用,都应以学生自主、老师导学为主,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3.课后拓学

拓学的方向包括向上提高、向下加深、左右拓宽。本环节主要是指学习者根据课堂学习的收获情况再次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提升的学习活动环节,包括复习、完成课后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处理等。

关于上述学习流程,特作两点说明:

第一,本流程的基本步骤仅供参考,教师在制定各种变式时,可以对上述学习流程作必要的增、减、改。

第二,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对教学流程的前后顺序做必要的调整。

(五)学习策略

 1.建立新课程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管理小组,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3.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角色地位的落实。

 4.培养学生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知识生成→问题生成→能力生成。

 5.课堂学习要注重常态,注重实效,反对为课改而“课改”。

三、课堂教学改革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创新教育理念,形成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课改共识。

(二)抓住四川省建设蒋良松卓越校长工作室的契机,推动“融卓”教育体系构建落地。

1.建立高效灵活的班级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构建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初中6-8人为一组、小学4-6人为一组,座位以学生对面围坐为主,组员采取相邻、对面成绩和品德优差搭配;管理上采取学习组长与学科长制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人人有任务、事事有人管”的机制,促使学生人人成为老师的助手即“小老师”;对小组成员采取捆绑式评价与互助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与学习能力,努力达到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

2.打造富有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特色的导学案

我校的导学案是在充分运用学科组、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学科教师分工负责,在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师生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实践中特别注重:教师使用 “初案”(寒暑假期间备课形成的)前进行二次备课形成班级“预案”,课中备课即根据各班师生特点在课堂上学习,深度完善“预案”,形成真正课堂师生共用的“实施案”,使用后要进行教学反思即课后备课。一轮下来,实际就形成首次的“提升案”。每期在教材版本不作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学科组及教师依据教材及教学实际需要做好新一轮的备课,不断改进和完善导学案,促使导学案的质量不断提升。年复一年,一轮又一轮循环下去,导学案就会更科学、更高效、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客观认知规律。到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所有学科的富有我校特色的自编导学案。

3.打造“融卓”校园文化,助力课改

以“建现代化一流优质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融博育卓”为办学核心理念,坚持培养具有“卓越的品格、广博的知识、关键的能力、强健的体魄”的‘融卓型’未来人才为育人目标并贯穿始终。2019年我校借德阳市“五大体系建设”的东风,提出了“融卓”校园文化的构想,助力课改。在打造这一主题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师生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增强,人人追求“做到自己的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境界,向最卓越的自己和群体迈进。“融卓教育”课程理念自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之中。

做到自己的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融天下之博学,培养卓越之英才,我们一直在路上。

(蒋良松,系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