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要做到“四个具有”

原创:孙杰 吕辉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8-04 阅读量:0

作业改革,一直都是教育部门尝试破解的难题。“双减”方案的出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作业变革。将作业直接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此促进作业的价值重建,回归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追求。下面,就以我区教师执教过的一节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作业实现从“数学知识”到“数学素养”的跨越。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从教到学就是教师教的内容转移给学生,而从学到学会,经历了信息加工,学生要有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从教到学是浅层学习,从学到学会是深度学习。基于此,我们尝试着以凸显实践性作业为切入点完成从学到学会的跨越。

“双减”背景下,我们再次审视“作业”的定义,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任务。作业的设计至关重要,它作为评价的指挥棒引领着课堂教学。

一、作业应具有融通性

作业绝不是独立存在于课堂教学之外,作业的设计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融合,让作业贯穿到学生课上、课下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我们还要依托作业改革优化教师的备课,从教学设计转向学习设计。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师可通过贯穿整个教学的“三张学习单”,完成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从单元的视角看,多边形的面积包含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这三节课都是用转化的方法把新知识转为旧知识,在方法上是同构的,平行四边形作为单元的起点是一节种子课。

以前,教师多是自己设计,先创设一个博眼球的情境,绞尽脑汁想新点子,设计新花样来展示老师的水平。而“双减”背景下要打破以往的思路,给出学生时间、空间、资源、任务。这样的作业设计下,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或独立或合作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作业应具有思维性

以前的课堂是学生被教师牵着走,学生被动学习,现在我们要建构的课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中知识的卡点、漏点、疑惑点,生成课堂学习内容。以前我们的作业更多的是单一知识点的呈现,那么教师讲授式的教学就可以与之匹配。而今天,我们追求的作业设计是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思维性学习设计。

著名教育专家李烈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也曾说过:“学生不提问题不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因此,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孩子有没有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的确,问题是思维之源,有了问题才能证明已引起学生思维的交锋,这时候的他们才有思想,才有思考,才是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我们将作业分为基础巩固、实践探究、拓展延伸、总结反思、自主预习五个模块,尽可能地让简单训练部分缩小,深入思考部分加大。让思考代替机械记忆,让深度学习代替浅层学习,此时,作业不再是练习的概念,而是一种任务、一种活动,是对孩子进行的高阶思维训练,这就是作业的第二个定位——要有思维性。

而且作业单呈现的三个模块的题型,我们是让学生选作,开始实施这种选题模式时,学生是蒙的,以前都是按顺序从头到尾做,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做,反而手足无措。这种自主,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训练。

三、作业应具有评价性

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用分数、排名进行的横向比较。而作业归属形成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纵向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成长,它更加关注的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热情、投入程度、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评价,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四、作业应具有整体性

以前,我们对作业狭义的理解就是,他只是一张作业单,只是嵌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广义的作业包含了预学作业、随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打破课前、课中、课下的界限,整体设计,在不同的学习环节设计不同功能的作业来支持有效学习,这就体现了作业的整体性。《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我们就是以“三张作业单”贯穿教学始终。

首先是承载预学任务的预学单。以“你以前学的知识对探索平四边形的面积有帮助吗?”这个点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其次是结合课堂内容制定的学习单,结合要求,学生以独立自主或合作讨论为学习形式,运用操作、猜想、分析、实验、推理、归纳、发现等实践性学习方式,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最后是课后作业单,老师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课后作业课上做,课上教材作业什么时候做?这里要说明一下,本节课教材提供两道课堂作业题,其中求停车位的面积一题和预学单呈现的习题整合,教材中第2题与学习单呈现的三个图形整合,既完成知识巩固又节省了时间。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觉得,要想破解作业困局,不能只着眼于作业环节本身,而是应该将其融入整体教学设计之中,二者有机一体,相得益彰。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在体验式、实践式的作业中,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增加语言厚度,加深思维深度,增添情感温度,提高文化素养。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实践性作业将“学习”与“做人”这两大目标融合在一起,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求知、探索、理解、包容,学会主动合作、参与交流……这是他们在离开学校前的自我见习,更是人生下一阶段的必要准备。

(孙杰,系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吕辉,系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