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助推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原创:田玉敏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7-03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助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脱贫与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科人才。高等农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农科人才培养开发和成长规律,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合理知识结构、强烈创新创业意识、扎根乡村的农科人才。农业高校要以服务“三农”事业为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倡导知农学农、为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三农”事业发展精心育才,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感,厚植“三农”情怀。要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需求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切入点,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持学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学科专业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集群,完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四要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农业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村合作和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多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农林科研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科人才。

畅通毕业生下乡渠道,鼓励和引导到农村就业创业。今年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而农村高多层次人才非常短缺。因此,要畅通毕业生下乡渠道,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一要完善宣导机制。加大国家有关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系统化,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逐步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就业价值观,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建设乡村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要加强创业教育。农业高校应积极改进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性较强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增强创业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脱贫和乡村振兴。三要培育创业组织育成模式。农业高校应帮助毕业生组建创业团队,倡导和鼓励跨学院、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农业高校应组建一支专兼职、学界产业界相结合创业导师团队,为大学生创业团队配备创业导师,帮助解决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技术、市场等问题,推进大学生创业。农业高校应把国家级或者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作为支撑,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弥补大学生创业中软硬件资源的短板,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高等农业教育助推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应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要瞄准培训需求。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农村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根据农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分类分层开展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准度。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农技推广面对面等培训方式,在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设立培训点,在田间地头举办培训班,开展互动式、情景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民在线学习平台,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培训,组织农业高校专家教授,根据农民培训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全程跟踪指导服务,推进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提高培育实效性。

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科技支撑。农业高校具有农业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有组织地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教师下乡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要精准选派。农业高校要找准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农民的契合点,保证科特派员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农户提供最想要的技术服务;要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来源,既要优先从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中选派科技特派员,也要加大从大学生中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力度。二要拓宽服务领域。农业高校要完善特派员队伍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把人文社科领域科研人员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加强对乡村产业规划、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等研究领域的技术力量投入,实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宽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由原来按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选派向乡村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等领域拓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从种植养殖向物流、加工、品牌推广等产业链拓展,提供全产业链和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三要组建特派员团队。根据乡村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思路,跨学院、跨学科组建“由一名首席科技特派员+若干名骨干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构筑一张科技帮扶大网,形成网格化的服务模式,实现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更好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功能。

(作者:田玉敏,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乡村振兴智库建设研究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