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作者:唐宇 来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7-06-21 阅读量:0

高校党员教职工身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他们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具有重要的意义。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树立师德,党员垂范。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委重要的前沿阵地,广大群众和学生是从每一名党员教工表现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去理解和看待党的领导。因此,抓好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增强教工党支部活力,率领全体党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工作姿态投身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是全面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的影响

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环境对高校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员因私(公)出国(境)便利快捷,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十分活跃,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西方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不断被引进,这对国内高校原有的文化传承、办学理念、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甚至会通过教师直接反应到教材(讲义)和课堂上,从而影响学生的政治倾向、价值选择和人生定位。

(二)纷扰的新媒体信息

新媒体条件下,互联网成为当下人们赖以生存、谋求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传播迅速快捷的网络信息,鱼目混珠。互联网的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对话。开放的网络空间使党员的思想情感时刻处于高度自由状态,他们不再单一依靠组织了解党的政策、接受党的教育,而是在辨别纷繁复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建立是非价值标准。与新媒体相比,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如集体座谈、听报告、学材料等,传播速度滞后,受众人群有限,其信息量和覆盖面也非常有限。

(三)信念摇摆,动力缺失

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等变得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建设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如人事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竞聘、评先评优等,造成广大党员特别是中青年党员思想纷扰多、心理困惑大。高校内部资源的分配方式是否公平公开、均衡高效,直接影响党员的思想情绪。

二、高校教工党员的工作岗位与工作压力

(一)教师是专业技术岗主体

师资队伍,这是一支办学的主体队伍,各高校都给予高度的重视。由于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升格的竞争,各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任务量陡增,压力增大。特别是那些教师中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教师,受工作和生活双重困扰,压力更大。

(二)管理和工勤技能人员

这两类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的运转,也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最佳体现。在管理人员中,中层干部是学校各级管理目标的责任人,学校的办学理念、工作目标主要靠他们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实现,而他们中又有不少人是教学(科研)管理“双肩挑”干部,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的工勤技能人员常年坚守在后勤、图书馆、实验室、工训中心等基础岗位,虽工作平凡,却不可忽视,他们为学校提供着基础性保障。

三、用活身边的好人好事,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

(一)身边好人好事触手可得

在生活和工作中,广大的党员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支部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希望支部就是另外一个家,同志们能和睦相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中,要注意捕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党员、普通群众身上的好事,留心他们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只要发自肺腑,为工作着想,能传播正能量,我们就可以作为典型,要想方设法传播给身边的党员和群众,并提醒党员也要留心留意身边的普通人,无论他们是不是党员,都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身边好人好事最接地气

在高校党员教职工群体中,特别是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党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心理上产生困惑。对于他们来说,党组织一次及时、真诚的关心关爱,胜过无数次说教。例如:我所在党支部有一位群众教师,以前他一直觉得学院对他个人的发展不够重视,他自惭是学院里的“尾巴”,啥好事都轮不到他,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为了争取自身发展,他向学院提出要带领羽毛球队进行训练,学院领导多次找他交谈,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该教师起早贪黑,认真负责,不怕吃苦受累,最后在比赛中夺得优异成绩,赢得大家的赞许。事后,这位教师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感概地说:“只有自己去干,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许多工作在一线的普通群众觉悟并不低,有的甚至比党员还高,大家相处在一起,日久天长,有目共睹。谁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谁善始善终,勤奋努力,身边人心里最有数。因此,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事例,人人看得见、感受得到,平凡而真实,最有说服力、最接地气。

(三)身边好人好事鲜活生动

身边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关键是及时发现,用活用好。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紧张,人难免会产生心理疲惫、工作倦怠和情感麻木的问题。如何调适、缓解、减压?党支部工作的对象是人,确切地说是人的情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用好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人整天忙忙碌碌,相互间平时很少聚首,疏于了解。正因如此,努力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才能为大家互相了解、建立信任提供机遇和平台。在这一点上,关键要看党支部书记是不是有信心和决心。结合自动化学院教职工思想实际和业务工作需要,我们要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除了读文件、看影视、听报告,参观历史纪念馆、参加义务劳动,还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身体素质测试和支部论坛等与业务工作紧密相连的活动。只有支部建设思路常新、方式常新,才能增加党员之间的了解,发现彼此身上的优点,好人好事也就可以常新常用。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教职工也是普通人,支部书记要带领大家多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长处,随时提醒党员克服自身的缺点,这样做看似简单不起眼,但非常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支部生活,让广大党员明白“抬头看人,埋首做事”的道理,使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接上地气,聚齐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