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名师学科工作室,我进步的阶梯

原创:刘远平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10-17 阅读量: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教30余年,从油灯土房到采光标间,从黑板粉笔到电子课件,从洋芋酸菜到营养午餐,从瞻前顾后到自信满满。同仁们都由衷地说:“你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你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其实不然,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历程,有学生成长成才的欣慰,也有自己反思总结的缺失,而更多的是遗憾。遗憾时光流逝太快,遗憾自己学习太少。

2017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张瑜乡村名师工作室,在这个团队里,我收获颇多。毋庸置疑,名师工作室的组建,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参加工作室,我明确了工作室活动的指导思想,自己的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谈到思想意识,我先对自己做一个综合的评价:一个有敬业精神的老师,工作上兢兢业业,当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朋友。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未有过任何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一直以来,同事肯定,学生尊重,家长认可,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声誉。加入工作室后才明白,这些仅仅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要遵守的准则。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不断充电。“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成过去,现在的老师不仅仅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寻求开凿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满足学生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在之前,我对名师学科工作室的理解和认识,只是一知半解。

我是一名市级骨干教师,承蒙工作室领导的信任,聘任我为成员。作为一名成员,要指导和带动4个学员,真是既有压力,又有动力。2017年12月3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张瑜乡村名师工作室的启动仪式。在仪式上,水塘乡教管中心主任(工作室顾问)苏联俊,带领我们学习了组建工作室的指导思想:以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标准,培养高层次教育教学专业人才。建设工作室,旨在发挥名师在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打造县、乡镇骨干教师团队,引领本县及周边乡镇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业务素质提升,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参加工作室的目标和方向。

诚然,教师需要学习,需要不断的提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中青年教师不可能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工作室将会在顾问及主持人、成员、学员的努力下,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结伴互助,合作交流。在这里,可以汇聚教学智慧,反思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疑难,提升教学感受。通过全方位的学习,使活动者在理论水平、数学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所改进和提升。其次,在工作室里,我认真学习、不断进步。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认识并走近这么多热情洋溢的数学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温暖,他们对于数学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感动。对于数学教学永不停止的勤勉钻研精神让我敬佩,彼此之间资源共享,交流所长的真诚又让我倍感欣慰和愉悦。通过工作室的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按工作室的精神,我再次审视自己,对以后的学习又重新进行了规划。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读教育教学书籍,在读书中成长开卷有益。

平时,我经常给孩子们讲读书的好处,自己却很少有学生时代手捧书卷时的闲情逸致。在工作室的交流活动中,大家侃侃而谈,听到他们分析评价时用语的客观到位,才觉得自己专业用语匮乏,知识面较窄,教学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加入工作室以来,受到大家的感染,我也喜欢看书学习了,进书店浏览到合适的,就会带一两本回家看看,不知不觉,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除此之外,工作室还给我们提供了有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书籍,我选择了《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做最好的老师》《赏识你的学生》《学法技能指导》《吴正宪评课》《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等放在家里,一有空就手捧“经书”,不时勾勾画画,摘摘写写。一年来,写读书笔记36篇,计15000余字,每天都感觉充实、饱满。书,更新了我的观念,增加了我的底蕴,指引了我的行动。在动力与压力中,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转变。

二、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美好。

主动请缨,在上课中锻炼提高名师学科工作室的学习培训给我带来了机遇,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参加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学校一般都考虑年轻的老师,已经50岁的我,都有几年没参加这类活动了。在名师学科工作室开展成员示范课时,我主动申请,先后承担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确定位置》的授课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我反复磨课,向同事们请教,力求做到把握教材的同时,上出自己的特色。

在此过程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同仁们的真诚点评成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这几节课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也让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第一,让我看到与名师的差距,不再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感觉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孩子们个性发展的需要。回想自己教学时一味的“精讲”,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不放心学生,总想给学生包办,结果是,教的累,学的苦,教学效果还不理想。经过学习,我知道自己只是认真的备了教材,却忽略了学生,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记得工作室成员朱老师在上《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和差问题》时,出示了题目(小林和小红共有画片票157张,小林比小红多37张,小林和小红各有画片多少张?)后,她画了一条线段表示小红的画片张数,接着问: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小林的画片数应该怎样表示?有个学生马上说:表示小林画片数的线段应该画得长一些。她用亲切的语言说:你真有数感。当时,这孩子眼睛发亮,其他同学也投以赞许的目光,这一句小小的表扬,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来了,对她提出的问题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当被指名的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她就说:不要紧,慢慢来,敢于站起来,就是最棒的!当然,一堂课上,要把所有学生都关注到很不容易,她发现有几个同学因举了几次手都没有轮到回答问题后,有一些丧气,她就拉着其中一个孩子的手说:“对不起,是我忽略了你,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老师一定会让你有表现机会的。”孩子得到安慰,心里也就平衡了,低落的情绪马上高涨,学习的兴趣又来了。徐老师在上观摩课《确定位置》时,先让学生找藏着的玩具,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身边的数学。通过挥挥手,找朋友,猜一猜等练习来缓解学生的倦怠,整堂课,学生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学习效果很理想。

两位老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和教态的亲和力,独到的教学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他们教学成功的前提。评课交流时,我激动地说:“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的确如此,师生之间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平等的群体,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做到关心、关爱、关注每一个学生,还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工作室上的几节示范课,我都认真的设计了教学课件。以前用的课件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的,自己的思路往往会受到课件的限制。而每个人对同一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所以我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考虑:一要体现主体,二要形象直观,三要易于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不会的就请教别人。尽管儿子和老公都能当我的老师,但如果不是这次上课的需要,自己是懒得开口的。难得我这么认真,父子俩就手把手地教我。第一次制作时是从零开始,第二次有了一些基础,学起来也有信心,慢慢的,就会进行操作了。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上起课来就得心应手。而且这些课件还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他们需要时也向我借去用。通过这次“逼迫”学习,我感觉制作课件已不是什么“高科技”了。

三、在听课评课中汲取其他老师的闪光点,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在工作室交流活动中,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在众多名师和专家面前说话,刚开始还是有一些心虚,怕自己说得不好,但是看到大家都诚恳、善意,我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了出来,没想到我收获了灿烂的微笑和赞赏的目光。自此以后,每次学习交流,我都能畅所欲言。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后就是两个思想。”在工作室里,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名师学科工作室讲座丰富多彩,名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语言,独到的教材解读深深震撼着我。听了李毅老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做课题研究并不只是专家们的事,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不断收集、整理、总结,我们也能行。摸着石头过河,这河总是能过去的。尤其是陈云老师《怎样上好微型课》的报告,我印象最深,不仅使我明白了微型课与微课的区别,还明白了微型课的特点以及怎样上好微型课。我原以为这两种课型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现在明白了。就像陈老师说的微型课就相当于现场直播,而微课相当于转播,多么通俗易懂。几次培训,让我解开了心中的迷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每一次聆听,都给了我新的思想、新的启发。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名师工作室给我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努力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永不落伍,用辛勤的耕耘,解读“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内涵,用执着的追求,诠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作者:刘远平(赫章城关第一小学)

推荐人张贤军(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