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转型”高质量 彰显“应用”含金量 ——聚焦成都工业学院深度转型发展经验与实效

作者:王丽英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2-18 阅读量:0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要求和号召,成都工业学院以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上下真功、求实效,树立了一个“根植地方,魂在应用”的深度转型发展典范。

成都工业学院创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首所实业学校,是陈毅元帅的母校。建校一百余年来,学校一直坚守成都本土,秉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川蜀天府之国的腾飞培养了大批电子类、机械类优秀人才。可以说,“伴实业同行,与实业同兴”是学校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

精准统筹,打好转型“主动仗”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九大报告在突出强调教育国计民生的双重角色、引领支撑的双重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所在,关键所在。

作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成都工业学院更是感受到了澎湃的时代使命。

学校领导班子冷静分析、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区域重大战略任务,主动改革教育供给侧结构,创新教育供给。

在院长严余松教授看来,地方高校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必须打破“单兵作战”的困境,向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联动上转移,在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及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主动改革。他提出:“转型发展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位教育,才能切实地把培养与需求对接起来,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融入企业谋融合,才能切实地把理论与实践对接起来,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调整和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管、理学科结合,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三类本科专业群为骨干,重点服务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领域,与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面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主要环节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并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深度融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服务四川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切实地将办学转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向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16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紧接着,又获得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首批四川省高校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成为四川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2017年,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以《成都工业学院: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成都工业学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题,向全省推介学校精准统筹、整体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型案例和经验。

深化应用,提升应用“含金量”

纵览学校的百年办学历程,“应用性”一直是学校育人的主脉络。进入转型发展期后,学校的改革更是大步向前,一批牵引项目、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在创新开拓中破茧而出。

学校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上,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联手企业打造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在线学习平台,形成了新的融合性学习形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增加第二课堂学分、实践课时、创新创业课时、考取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比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学校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探索并实践了“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相融合、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相融合”的产教“五融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工作中,学校传承扎根实业和行业的传统,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支持面向地方需求,解决企业、行业实际问题的项目,近年来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多个项目直接为企业和地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组建了围绕产业链、企业群的跨院(系)、跨学科的应用型协同创新团队;学校生产的军品,在海、陆、空和火箭军部队均有使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线切割机床在行业内有相当影响;启动了与企业符合度、依存度高的科研平台“7+3”工程建设;支持建设无人机应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等7个科研平台。

学校以“无人机”项目突破带动,与郫都区政府部门合作建设了“成都菁蓉无人机创新创业基地”,设立了无人机产业研究院,并积极打造“西南无人机适航审定(检测)中心”等平台,成立无人机企业专业孵化器,牵头编制了成都市无人机地方标准,建成了具有集群控制功能的无人机集成地面站、具有自主飞行能力的工业级无人机系统以及具有大载重的农用植保无人机系统,实现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上的耦合效应。其中,“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实验室”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与此同时,学校联合行业内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成工富创、宏明双新、普什宁江、仕兰半导体为代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00多家产学研合作基地,打造了“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校内高层次非学历教育培训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现正在与航天科工集团四川航天云网合作打造集“云人才培训基地、共享型技术研究院、云制造工厂、金融扶持基金支撑”为一体的全生态链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平台。

此外,学校还获批成都市“湿地文化环保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慧网络实验室建设”“VR校企联合实验室”等。

一系列科学规划和有效施策,彰显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含金量。学生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接连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等大批奖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左右,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立地生根,谱写服务“新篇章”

“转型发展是高校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学校所处区域环境的对焦、调适过程,只有‘立地生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严余松校长的话语里透出“教育尖兵”的强烈使命担当。

学校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学科领域优势,积极发起筹建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对应、服务地方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多个产教融合联盟,汇聚力量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牵头成立了“中国(四川)电炭产业联盟”,与省市汽车行业协会和汽车产业链优秀企业共同组建了“成渝汽车后服务产教联盟”,还在省发改机构、省经信机构指导下,筹组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并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

眼下,学校正积极联合成都市启动了环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校地共建项目,计划到2019年建成以“一院(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多点”为特征的围绕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知识经济圈,形成校地深度协作共建、工业学院校区和郫都街区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最终建成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形成区域性科技创新引领示范。

同时,学校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校际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探索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以打造具备人才培养、科研转化、企业服务和双创孵化功能的创新园区。通过搭建中德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国际开放协同新模式。

随着深度转型的成效逐渐凸显,成都工业学院“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肯定,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学校于众望所归中当选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当选为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对此,学校党委书记李劲松教授坚定地回应道:“我们将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转型发展出经验、出实效,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发展‘四川模式’,成为区域技术研发的策源地、企业创新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

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未来,属于坚定者、奋楫者、担当者,属于以永不懈怠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奋斗姿态开拓创新的“成工人”。